西北上空现异象,中国反导试验6连胜,俄方高层的建议可以落实了
(反导测试产生罕见的“导弹云”,十分壮观)
4月14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是一次战略防御试验,同时也代表我国反导试验的“六连胜”。
中段反导拦截是在对方战略导弹飞行中途进行拦截,拦截地点位于茫茫太空,难度极大。现在只有美、中、俄等三国家具备这个能力。
【拦截ICBM,最佳时机是中段】
对于战略导弹来说,在整个飞行弹道之中,飞行中段是时间最长的一段。洲际弹道导弹飞行时间大约在30-40分钟,初始助推段和末端再入段也主几分钟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段飞行。
(民兵3洲际导弹只需几分钟就进入高空)
理论上的最佳点是一开始的助推段,这个时候导弹正处于加速之中,信号特征大。但是导弹距离过远,时间窗口很窄,几乎不可能在这个过程实施拦截。
而末端再入段时,对方子弹头已经施放,信号特征小,速度快,拦截难度极大。
所以最佳拦截时机就在飞行中段,若是这时候反击,拦截概率最大效果最好,能有效降低末段拦截的压力,提高防御成功率。
(洲际导弹飞行的几个阶段里,目前最佳打击窗口是中段)
【探测犹如大海捞针】
不过飞行中段拦截极高,首先飞行高度大,这个时候导弹处于弹道最高点,对于弹道导弹来讲,弹道最大的高度大约是射程的三分之一,以美国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它的最大射程是12000公里,弹道最大高度就达到4000公里。
这时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已经分离,只有弹头在太空之中飞行。想在茫茫太空之中探测到这样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况且现代洲际导弹还会搭载假目标和诱饵来迷惑对方反导体系,进一步增加了对方反导体系探测和识别难度。
(现代核弹个头很小,还携带充气诱饵,增加了拦截难度)
为了探测识别来袭导弹,需要先进、完善的探测体,例如美国为了实现中段拦截,在太空之中部署有导弹预警卫星、地面架设有大量相控阵雷达,海上还有宙斯盾反导舰艇。根据外界资料,中国也在建设自己的反导探测与识别系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巨大的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有12层楼那么高)
【高炮太空打蚊子】
探测和识别之后如何拦截也是一个难题。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其中的难度“相当于高射炮在太空之中打一只蚊子”,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导弹射程要远,速度要快,美国的中段拦截弹GBI发射重量高达21吨,相当于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的重量。其最大射高也达到2000公里,导弹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关机时速度也达到了8公里/秒。GBI采用动能拦截弹,采用直接碰撞的方式撞毁来袭弹头,附带杀伤小。
我们反导拦截弹可能是从DF-21这类中程弹道导弹发展而来的,拦截器也应该是动能拦截弹,具备较强的反导拦截能力。
(碰撞摧毁要求的精度高,但双方相对速度太快,拦截难度大)
【中俄联手,可优势互补】
地理位置对于反导体统来说也非常重要,美国不惜重金在海外建设反导阵地就是能够提前发现中俄战略导弹,然后进行拦截,增加预警时间,扩大拦截纵深,夺取战略优势,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中国奉行和平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强调全球多元化,但是考虑到增加反导体系探测、识别和拦截效能,近年来也加强了与俄罗斯在反导领域的合作。
2019年10月3日,在俄罗斯举行的第16届“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透露过要帮助中国建立反导早期预警系统的想法,这显示出中俄在反导领域的合作开始进入深层度阶段。
(美国打造5万吨的X波段雷达海上平台,协助中段反导)
对中国来说,根据大圆弧最短原理,从北美方来袭的导弹需要经过俄罗斯远东附近。如果这里有反导预警雷达,就可以提前探测到来袭导弹,为反导拦截作为准备。而俄罗斯在这里恰好有预警雷达。如果俄罗斯能够分享雷达信息,就相当于我们反导体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苏联末期开工的Don-2N,已成为俄军主力预警雷达)
当然这种合作是互利的,俄罗斯反导体系弱点,在于对太平洋方向来袭导弹探测能力不足,中国则针对这个方向建设有大型反导预警雷达,因此我们也可以帮助俄罗斯预警太平洋方向来袭导弹,同样可以让俄罗斯反导体系向南推进一大步。
(反导是个庞大体系,导弹与雷达缺一不可,仅有导弹还不够)
【信息交换,等于雷达数量翻倍】
双方各有1个苹果,交换后还是各有1个苹果。若双方各有1条信息,交换后每人就拥有2条信息,这就是信息的特殊性。中俄双方只需通过简单的信息共享,就可互相弥补对方的短板,相当于几乎不花钱,就让昂贵的战略雷达数量直接翻倍。
(俄罗斯防空司令部)
从2016年起,中俄就开始举行代号为空天安全的首长司令部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演习内容就是中俄两国共同协作,对抗来袭导弹。这样就意味着中俄两国反导体系实现了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了双方反导体系的覆盖范围和拦截效能。
另外双方技术合作也在顺利进行,俄罗斯有关丰富的反导体系建设经验,中方则在电子、精确制导、网络信息等方面更有优势,例如中国反导拦截器已经实现动能拦截,俄罗斯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因此双方在反导体系合作还有很大空间。
(正在监控欧洲方向的俄罗斯战略预警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