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春风,春雨来了,收获了“十九连丰”的田野,迎来了新一季的耕耘。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最新的农业情况调度,我国春播粮食5500多万亩。冬小麦和油菜的春季田间管理加快。华南、长江中下游早稻已进入育苗高峰期,西北春小麦已开始播种。
中国要强大,农业必须强大。农业强大,首先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保障能力。今年全国人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中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格遵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应。”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基本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忽视和削弱。手里有食物,心里不慌张是事实。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年年抓好粮食生产。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诸多困难,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稳定预期、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站在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的新起点上,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这样的清醒:不怕风浪,必须有压舱石。目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庞大人口基数叠加消费持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端牢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即使丰满,粮食安全也不能轻易过关,粮食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明确的产量目标提醒我们,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季节连续,茬作紧,环环紧扣,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的良好势头,以新一轮1000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出发点,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中国饭碗。
春播春管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场战斗。赢得这场战斗对夺取夏粮乃至全年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夏季粮油生产基础普遍较好,但也面临着苗木复杂、田间管理任务繁重、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问题。为了确保高起点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更紧密、更扎实地掌握重农抓粮的措施。从政策层面看,今年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将增加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权重;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协调提前拨付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应急防治工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有利于增强信心,增强信心,支持“粮食安全”。
从长远来看,保障大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能仍是首要任务,关键是抓好耕地和种子。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要把“靠天吃饭”的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田,把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把“木犁耙”和“铁把式”换成“金扁担”,让更多的“金种子”破土而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饭碗更加饱满,让中国的饭碗更加丰富多彩,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为稳定大国粮仓增添不竭动力。
粮食是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底线。只有加强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加强稳定国家复兴的主动权。纵观广阔的领域,新的收获正在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魏百刚表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受到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逐项分析研究提案,全面认真采取,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粮食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