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区已无法打开 网友掀悼念潮
许多网民发现,天涯社区网站和应用程序已经无法打开。虽然天涯社区官员4月1日宣布,最近将进行技术升级和数据重建,在此期间平台将无法访问,但“停止”近一个月,加上公司实施超过1.39亿元,创始人携带数十条消费限制令,让许多人潜意识地认为天涯社区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前往>>天涯社区<<
在微信官方账号被视为“古典自媒体”的今天,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最大的BBS论坛,天涯社区被视为“化石”级的存在。它能活到今天是勉强支持的结果。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底,“天涯论坛关闭”的消息就冲上了热搜,因为论坛无法发布。后来,天涯社区官方否认板块冻结是网络故障造成的。但当时天涯社区能做的就是在喘息中强行续命。
天涯社区可以让中国最早的网民开启“回忆”模式:他们会错过在天涯社区看文人在线剑的日子;会错过在天涯社区追逐“明朝”、“鬼灯”、“滚蛋、肿瘤绅士”、“东北黑道过去”;多年沉睡在论坛“灌溉”和“扫地”的记忆也回来了。天涯社区出生于1999年,确实承载了许多70年代后和80年代后网民的青春记忆,完成了他们的互联网启蒙。它产生了大量的意见领袖,并赢得了许多网络名人。一些版主和活跃的网民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因为“有趣的命运”。
高质量的用户群、高质量的内容、高频的互动,创造了“天涯无草”的场景,也实现了天涯社区的辉煌。2004年12月,天涯社区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BBS社区”。凭借巨大的影响力,天涯社区还喊出了“全国话题,天涯制造”的口号——这不是吹嘘。当年,国内外许多热门事件和名词都是从天涯论坛发酵而来的。
但即使在马云成立阿里巴巴和李罗宾成立百度的同一年,即使他们获得了一张好牌,天涯社区也与后来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互联网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内部决策、时代变迁还是社区局限性,天涯社区都难逃“兴于Web1.0时代,衰落于Web2.0时代”的命运。它辉煌的过去只留在PC互联网时代。
凭借强烈的社区生态和包容性氛围,天涯社区已成为大量第一代网民的聚集地。然而,200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不到7950万,日访问量约为2000万,与当时内容社区产品的极度短缺无关。
后来,从百度贴吧、新浪博客、QQ空间、校园网络等BBS平台的出现,到微博、微信等强大的互动产品的出现,再到抖音快手视频号码的兴起,人们的内容制作地位和消费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可以说,天涯还没来得及正面迎接百度贴吧,就遇到了“双微”,只是想和“双微”分手,短视频侵蚀了它的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天涯社区也一再失去了商业实现的机会窗口。虽然受到IDG资本、清科创业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谷歌直接认购,新浪搜狐有意收购,但天涯社区从头到尾都没有找到可持续、可扩张的商业飞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天涯社区也意识到,它仍然保持着一个大而臃肿的综合社区模式,而不是围绕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创新,导致内容不好或不专业。最后,基本上有更专业的移动应用程序:新闻娱乐子部分,被微博拿走;股市谈话子部分,被雪球拿走;工作场所天地子部分,被老板直接雇佣;跳蚤市场子部分,被闲鱼拿走;音乐约会子部分,被莫莫和英克拿走;女性爱好子部分,被小红皮书拿走。但它停留在个人电脑阶段,甚至界面设计和交互,最初也是个人电脑时代。创始人邢明说:“从个人电脑到移动互联网,我们都不成功。”
更重要的是,内容社区在实现方面有一个自然的瓶颈。社区经常陷入调性稀释与流量有限的冲突:降低进入门槛,扩大用户规模,必然导致社区氛围薄弱;为了保持社区调性,避免老粉丝流失,我们必须承担用户规模无法扩大的成本。
多年来,很少有内容社区能做成参天大树。哔哩哔哩和小红树因为背靠短视频和消费业务成为唯一规模化的企业;知乎和豆瓣都面临着商业化的问题,更别说人人网和米饭了。猫扑曾经和天涯一起被称为“BBS双子星”,于2021年4月关闭。小米和抖音都在做社区,但只是为了巨大的商业生态固粉或引流。
从互联网代际演变的角度来看,天涯社区已经成为上一个时代的产物。当很多人重拾“一个时代结束了”这句话时,天涯社区站立的PC互联网时代早已结束。在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国家总时间”最强竞争对手、Web3.0和ChatGPT掀起热潮的当下,天涯社区的衰落只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除了呈现中国互联网内容社区的悠久发展历史,唤起70后、80后的怀旧情结外,很难找到更多的支撑。